德法新編高中歷史教科書怎麼談「十字軍」



花亦芬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二十一世紀:網路革命 vs. 極端主義



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化浪潮,夾帶著智慧型手機帶起的網路革命、與極端主義發動的恐怖攻擊,一起向我們襲捲而來。

這些備受全球媒體高度關注的新趨勢,不禁讓人感到,我們是活在「科技不斷進步」與「歷史宿怨不斷捲土重來」的時光隧道裏,很難完全置身事外。我們一下子被科技新產品快速拉向前;一下子卻又不得不回頭去問,過去沒有真正讀懂過的陳年歷史,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面對急遽變動的世界,重新審視過去歷史教科書的不足,進而提出新的編寫思維與策略,成為近十年來先進國家教育發展的新趨勢。

延續筆者新近所寫有關「十字軍」(crusades)的文章(註 1), 本文將透過介紹一本2011年德法兩國共同編寫出版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歐洲與世界:從上古至1815年》(Europa und die Welt von der Antike bis 1815),討論如何幫助高中生,從多元面向了解「十字軍運動」。





德法兩國於 2007-2011年共同編寫出版的高中歷史教科書Histoire / Geschichte,  

共三冊。



這本教科書是由德國Ernst Klett 與法國Nathan出版社共同策劃的套書其中的第一冊。這套教科書提供給相當於我們高一至高二的學生使用。第一冊《歐洲與世界:從上古至1815年》,自上古講到拿破崙革命後的歐洲與世界。第二冊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講到二次世界大戰。第三冊自二戰之後講到當代世界與歐洲。

本文所要介紹的第一冊於2011年出版,兩年後獲得全世界最有聲望的教科書研究中心—德國「艾克特國際教科書研究中心」(Georg-Eckert-Institut für Internationale Schulbuchforschung in Braunschweig, 簡稱GEI)(註2)— 頒發「年度優良教科書獎」(Schulbuch des Jahres 2013)的肯定。







「艾克特國際教科書研究中心」官網公布2013「年度優良教科書獎」的得獎訊息。

資料來源:http://www.schulbuch-des-jahres.de/preistraeger/preistraeger-2013.html






《歐洲與世界:從上古至1815年》版面設計與章節安排





《歐洲與世界:從上古至1815年》第五章第二節關於十字軍運動的主頁版面對開設計。

資料來源:Europa und die Welt von der Antike bis 1815, pp. 96-97.



這本教科書的設計有兩個特點:

第一,在版面設計上,每小節都佔四頁份量。其中包括兩頁對開合看的主頁,以及兩頁對開合看的「資料彙編」(Dossier)。





《歐洲與世界:從上古至1815年》第五章第二節關於十字軍運動「資料彙編」(Dossier)版面的對開設計。

資料來源:Europa und die Welt von der Antike bis 1815, pp. 98-99.



第二,在主頁部分,主文敘述不多,但提供許多文字與圖像史料供討論與思考。每一節主標題下,都附上一個簡短的問題,引導學生透過「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從不同角度來探討該節的內容。

在「資料彙編」部分,則選擇一個與該節主頁內容可互相參照比較、或是可從不同角度深入討論的文字與圖像史料,作為多元觀視複雜歷史現象的補充材料。



《歐洲與世界:從上古至1815年》主文如何介紹十字軍?



以十字軍歷史為例,這個主題被安排在第一冊第五章第二節。我們先來看這章整體的安排:





《歐洲與世界:從上古至1815年》第五章的節次安排。

資料來源:Europa und die Welt von der Antike bis 1815, p. 5.



第五章:中古地中海地區 — 東西方的相遇

地圖:地中海地區的基督徒、尤太人與穆斯林
伊斯蘭的興起與擴張

*資料彙編:Al-Andalus 與西班牙的穆斯林文明
十字軍運動與在東方建立的拉丁王國

*資料彙編:伊斯蘭與十字軍的交手
地中海地區貿易

*資料彙編:威尼斯共和國 — 一個海權國家的興起
東方與西方:對話與交手

*資料彙編:君士坦丁堡轉型為伊斯坦堡:介於兩洲之間的城市



以第五章第二節「十字軍與在東方建立的拉丁王國」為例,小節主標題下,就可見到貫穿全節的提問:「十字軍運動有哪些特徵?」



《歐洲與世界:從上古至1815年》第五章第二節主頁的第一頁。

資料來源:Europa und die Welt von der Antike bis 1815, p. 96.



針對上述的提問,主文敘述共分三點:

1. 地中海,各方勢力不斷交手的地區

(討論9-11世紀,穆斯林與西歐在地中海地區連續的攻防)。

2. 第一次十字軍,以及在東方建立的拉丁國家

(從宗教信仰角度,介紹中古西歐人向來就有不辭艱辛到聖地朝聖的傳統。1095年,教宗宣布,幫助解放耶路撒冷的十字軍參與者,可獲贖罪。

教會四處宣講帶起的信仰熱潮,讓有些「小老百姓十字軍」參與者還沒抵達東方之前,就發生攻擊尤太人的行為。「君侯的十字軍」最後攻下耶路撒冷,但也殺害了上萬名穆斯林。十字軍在東方建立了四個國家)。

3. 一個沒有未來的成功

(面對十字軍帶來的衝擊,穆斯林之間是分裂的,然而「聖戰」的想法也逐漸被重新點燃。面對穆斯林的反擊,西歐一些追求世俗聲名的騎士自行組織了武裝修會。

1187年,庫德族人撒拉丁將敘利亞與伊拉克納入自己的統治版圖後,征服耶路撒冷。第三次十字軍雖有各國君王參與,卻告失敗。

第四次十字軍則在威尼斯的金主領銜下,洗劫了君士坦丁堡。

十三世紀起,十字軍熱潮褪去。1224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Fredereick二世雖透過協商,重新取回耶路撒冷,但這只是為期甚短的成果。

1244年,基督徒再度失去聖城。1260 年組成埃及蘇丹禁衛軍主力的奴隸兵團馬穆留克(Mamluk)取得埃及統治權,並阻擋蒙古西征進逼埃及的威脅。

馬穆留克勢力的擴張,也預告了十字軍運動在1291年結束。)


主文敘述的特點



綜觀主文敘述,有四個書寫特點值得注意:

1. 強調地中海地區是一個多元勢力爭逐的場域。以此先建立學生對這個地區歷史發展動態的想像。

2. 從宗教信仰傳統如何被刻意操弄,探討何以有些西歐基督徒雖以信仰熱誠參與十字軍,卻做出攻擊其他不同信仰者(尤太人、穆斯林)的殘暴行為。

3. 論述十字軍在近東建立四個國家的同時,積極強調十字軍在行動過程中,對不同信仰者造成的傷害。藉此引導學生省思,歷史上的衝突如何被煽動起來?不再將歷史視為先人光榮事蹟的彙編,更非民族精神教育的工具。

4. 正向價值觀的建立:即便十字軍在近東的軍事行動上,曾有過短暫的「成功」;但教科書編寫者特別以獨立段落的標題強調,那並非可以持之久遠的成功。

綜而觀之,可以清楚看到,這本教科書的撰述,是將歷史的過往與西歐現代史必須勇敢正視的問題連結起來,讓古今進行某種內在深刻的對話。同時,也以歷史的視角幫助學生思考,現代文明的建構,應該避免再犯的錯誤。


重要概念 / 歷史小辭典





《歐洲與世界:從上古至1815年》第五章第二節主頁的〈歷史小辭典〉

資料來源:Europa und die Welt von der Antike bis 1815, p. 96.

在第96頁右下角有一個藍色框框,列出九個與主文敘述相關的概念(或可稱為「歷史小辭典」),解釋主文談到的歷史名詞。為了幫助讀者查索方便,筆者將這九個條目譯為中文或英文:
Aghlabids
伊比利半島的失地收復運動 (Reconquista)
Christian holy sites in the Holy Land
贖罪 (indulgence)
十字軍 (crusade):武裝朝聖群體,為了解放或保護聖地而行。教宗允諾這些「帶著十字標誌的人」享有信仰與世俗上的特殊回饋。
聖戰 (jihad)
騎士修會 (order of knights)
十字軍在近東建立的拉丁國家 (crusader states)
Mamluk





主頁提供的圖片與史料



主文之外,主頁教材也提供了五項圖文史料:



1. 耶路撒冷市區配置圖。

教科書圖像來源:法國Reims修道院僧侶Robert the Monk (c. 1055-1122) 於十二世紀初為第一次十字軍寫的Historia Iherosolimitana (History of the Journey to Jerusalem) ,此處引用的是此書十三世紀手抄複本的插圖。



資料來源:http://ec-dejavu.ru/c/crusade_13.html

2. 十五世紀繪製法國國王聖路易 (St. Louis, Louis IX of France) 在聖地被擄,後來獲釋的圖像。

聖路易在1250年第七次十字軍失敗被擄,付了高額贖金才獲釋。他繼續在近東停駐四年,卻毫無斬獲。1270年他發動第八次十字軍,卻在北非突尼西亞感染疫病而亡。圖像來源:David Aubert, Chroniques des empereurs (Chronicle of emperors, 1462).



資料來源:Europa und die Welt von der Antike bis 1815, p. 97.

3. 地圖:十字軍在近東建立的國家,以及撒拉丁征服的地區。

(筆者註:相關的地圖可參見筆者2015/01/30於《歷史學柑仔店》發表的十字軍文章所附的插圖)。

4. 文字史料:教宗烏爾班二世 (Urban II)呼召參與法國Clermont大公會議的主教與修道院長支持十字軍行動的演說文。

史料來源:參與第一次十字軍、並從此定居在耶路撒冷的Fulcher of Chartres (1059-c. 1127) 寫的Historia Hierosolymitana (History of the Journey to Jerusalem).



Fulcher of Chartres 對教宗烏爾班二世1095年呼籲大家支持十字軍的記載。

與德文史料相同的英譯本:Edward Peters (ed), The First Crusade: “The Chronicle of Fulcher of Chartres" and Other Source Materials (1971) , pp. 52-53.

5. 到耶路撒冷耶穌聖墓教堂朝聖的十字軍圖像。

圖像來源:John Mandeville, Voyage autour de la terre (The Travels of Sir John Mandeville, c. 1357-71).

(筆者註:請注意 “crusader” 中譯為「十字軍」在語意上會引發的認知誤差。撒拉丁佔領耶路撒冷後,任命兩個穆斯林世家管理聖墓教堂,此傳統延續至今。

圖中可見站在教堂門口的穆斯林腰間掛著教堂鑰匙。本圖所繪,可見 crusaders 以朝聖者身份(而非中文所稱的「軍」)在聖墓教堂門口,和氣地將錢交給穆斯林管理者,作為進入教堂朝聖的資費。)





資料來源:http://visualiseur.bnf.fr/ConsulterElementNum?O=IFN-07902215&E=JPEG&Deb=1&Fin=1&Param=C




圖文史料安排的用心



從上述五項圖文史料的安排,可以看出三項編纂上的用心:

1. 透過中古繪製的耶路撒冷地圖與到聖墓朝聖的圖像,引導學生了解中古西歐人的世界觀與信仰觀。

2. 透過教宗烏爾班二世的呼召、與十五世紀法國手抄本經書對聖路易在聖地受難景象的描繪,引導學生批判性地思考,如何解讀中古西歐文字與圖像史料,對掌權者發起/ 或親自參與十字軍行動的記載(文字與圖像如何企圖影響觀者的感知,進而產生選邊站的價值判斷)。

3. 地圖:比對十字軍建立的國家與撒拉丁對近東與埃及的征服,培養學生從地緣政治來思考,十字軍建立的國家與撒拉丁統治的疆域,在當時各自面臨的情勢。


問題思考



針對主頁提供的圖文史料,教科書編者在97頁右下方墨綠色框框,提出四個問題供學生進一步思考:





資料來源:Europa und die Welt von der Antike bis 1815, p. 97.

1. 描述圖一的耶路撒冷地圖。說明為何基督徒要到此朝聖?

2. 根據第四項(教科書誤植為第三項)史料,請自行梳理出,教宗烏爾班二世如何讓人相信,他發動十字軍有合法根據?

3. 根據地圖所示,說明十字軍建立的國家握有哪些優勢?面臨哪些劣勢?

4. 比較圖五對 crusaders(筆者註:注意此處不要用中譯的十字「軍」來理解)的描繪與圖二法王聖路易在圖中扮演的角色。請說明兩幅圖像傳遞的訊息,有何差異?













主頁小結



兩個過往有不少歷史恩怨的歐洲國家,透過攜手共寫高中歷史教科書,開始帶領歷史教育往「反省」的方向走。

如本書兩位召集人在前言所述,歷史教學若要跳脫國族主義的意識形態,最好的做法就是帶領學生從不同視角重新審視歷史。透過觀視角度多元的轉換 (Perspektivwechsel),帶領學生去剖析,歷史發展的眾多紛雜線索何以會糾結在一起?同一事件何以會產生不同的認知?

透過這樣的詮釋與探討,德法共同編寫的歷史教科書,就不會淪於只是一本講述兩國歷史的教科書;而是培養學生用批判性的思考,檢視過去兩國各自從國族主義觀點詮釋歷史的缺失何在?進而能用批判性的思考,學習了解其他地區的歷史文化。

這本教科書對「十字軍」歷史的闡釋,主頁部分先從發生原因、行動過程對其他信仰者造成的傷害談起;繼而引導學生省思,即便當時擁有一些「成果」,最後都只是短暫而無遠景的徒勞。



除了以批判性的思考剖析歷史事件的發展與回顧外,值得注意的也在於,本教科書特別透過第二項圖像資料,引導學生去分析,法國國王路易九世(聖路易)–– 羅馬公教歷來唯一被封為聖徒的國王 –– 1250年在耶路撒冷被俘又獲釋一事,在十五世紀出版的法國帝王紀事繪本中,如何被刻意描繪成法王神聖的受難?

本教科書利用這幅圖像,讓學生學會去注意,中古晚期與近代初期的歐洲史書,如何透過圖像,將世俗王權的鞏固與基督徒為了信仰公義而受難的概念相結合。這項資料的提供,以及〈問題思考〉第四條,要求學生將此圖與第五圖(crusaders到聖墓教堂朝聖)做比較,以此對比來讓學生意識到,國族主義的建構,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裡,是如何透過歷史書寫與圖像形塑,對特定人與事不斷進行神聖化的工作。這也是本教科書在編寫上相當細膩用心、且值得台灣借鏡參考之處。



資料彙編:伊斯蘭與十字軍的交手





主頁讀完後,翻過來的對開兩頁(頁98-99),主要是從伊斯蘭的角度來看十字軍。另外輔以一則十三世紀初世居伊斯蘭世界的基督徒,如何抱怨十字軍讓他們日子不好過的記載。

這個部份,留待下一篇再談。



註釋:
花亦芬, 〈錯譯的十字軍,被標籤化的歷史 ─「被誤解的歷史重新看」系列(一)〉。《歷史學柑仔店》(2015/01/30) (http://kam-a-tiam.typepad.com/blog/2015/01/錯譯的十字軍東征被標籤化的歷史.html).
花亦芬, 〈公民社會如何讓教科書政策走向「去國家化」?〉《歷史學柑仔店》(2014/05/12) (http://kam-a-tiam.typepad.com/blog/2014/05/公民社會如何讓教科書政策走向去國家化.html)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使用-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本文。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作者、標題與網址(http://yfhua.blog.ntu.edu.tw/2015/02/21/德法新編歷史教科書怎麼談十字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