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與教育


杜威博士不滿既有的各種教育學說
堅決主張舊教育或新教育皆有缺失
因而提出以科學方法來詮釋教育
尤其重視學習者和學習內容之間的連續性與互動性
 
《經驗與教育》針對「傳統教育」和「進步教育」二者作了精闢的分析。傳統的學校仰賴科目,以文化的遺產為教育的內容;而「新」學校則重視學習者的動機和興趣,以變遷社會的時興問題為教育的內容。這二套價值觀念都很重要,但是,若只倚重其中一套,則一定有所偏失。健全的教育經驗應該兼重兩者,尤其應該重視學習者和學習內容之間的連續性與互動性。

  傳統的課程重視教材內容的組織,也重視學科結構的建構,但是,卻忽視了學童原本具有的潛能和興趣。不過,對這類傳統學校教育的反動,又把學校教育給推到了另一個極端——散亂零落的課程、過度的個人主義,以及純任自然的虛假自由。

  對於熱切盼望在這個時代當中,能獲致可靠指引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師們,這將會是一本讓人注目的書籍。《經驗與教育》一書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平台,讓人們能夠攜手合作,創建一個能尊重各種不同來源的經驗,並且奠基於積極正向的經驗與教育哲學的教育體制。

  《經驗與教育》依1998年發行的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六十週年增訂版本重新譯注,分上、下兩篇。上篇為學術導讀,包括杜威年譜,及杜威其世其人、本書的重要性,以及重新譯注的必要性等三章。下篇為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譯注本,分為1998年版次的編者前言、1938年版次的杜威序、1938年版次的編者前言、正文八章、當代學者的評論四章、1998年版次的編者所新加入的杜威及四位當代學者的簡介,以及原文全書的索引。

  此一代表這位20世紀最重要教育理論家最精要宣言的教育經典,已有1940年代的三個中譯本,及1990年代的一個中譯本。但這四個譯本多「譯」而少「注」,甚至只「譯」而不「注」;又,其中有譯者可能誤解原典文字或提供資訊不足的情況。因此,本重新譯注本,讓譯文更臻「信、雅、達」的理想,並讓注釋使讀者理解與原文有關的更豐富、更正確的訊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約翰‧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現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家與哲學家之一。於1884年在約翰霍浦金斯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先後於密西根、明尼蘇達、芝加哥、哥倫比亞等大學任教。撰有《學校與社會》(1915)、《民主與教育》(1916)等37本專書與數百篇論文與小冊子。

譯者簡介

單文經

  現任中國文化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曾任澳門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著有《道德教育初探》、《課程與教學》、《鹿港教育志》等專書十餘種,各式論文三百餘篇,譯有《道德發展的哲學》等專書十餘種。
 

目錄

前言
上篇 緒論
壹 杜威年譜(簡式)
貳 杜威其世其人
參 《經驗與教育》一書的重要性
肆 重新譯注《經驗與教育》的必要

下篇 譯注本
壹 正文前各事項
貳 正文各章
 

前言

  《經驗與教育》重新譯注本(以下有時簡稱為本書)為譯注者(以下有時簡稱為本人)執行100年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現改為科技部)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經典譯注研究計畫(以下有時簡稱為本計畫)的成果。本計畫所重新譯注研究的經典為「99年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經典譯注研究計畫作業要點」附件七「國科會人文處經典譯注研究計畫98年度推薦書單」列在教育學門中英文部分的38本之一,是由美國約翰.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於1938年撰寫的《經驗與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此一代表這位20世紀最重要教育理論家最精要宣言的教育經典,已有1940年代的三個中譯本,及1990年代的一個中譯本。但這四個譯本多「譯」而少「注」,甚至只「譯」而不「注」;又,其中有譯者可能誤解原典文字或提供資訊不足的情況。因此,本計畫乃決定重新譯注,讓譯文更臻「信、雅、達」的理想,並讓注釋使讀者理解與原文有關的更豐富、更正確的訊息。

  又,本計畫所譯注的《經驗與教育》一書,是原出版單位Kappa Delta Pi國際教育榮譽學會(Kappa Delta Pi International Honor Society in Education, 以下簡稱KDP)在1998年發行的六十週年增訂版(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The 60th Anniversary Edition)。該版本的特色之一是原出版單位KDP邀請了曾經獲贈該會桂冠學者榮譽的四位當代學者,為最早獲得此項榮譽的杜威所出版的這本書,各自撰寫了一篇評論。

  本計畫的目的即在依據上開「要點」第十五條的說明:完成譯注研究計畫的成品,除了原典原文之翻譯之外,當包括(一)具有深度及分量的學術性導讀(critical introduction),含關鍵詞、作者介紹、著作發表的時代、典範意義、版本及譯本的介紹;(二)歷代重要相關文獻的檢討;(三)注釋(annotation);(四)譯注術語的討論與解釋;(五)重要研究書目提要;(六)年表;(七)原典頁碼對照,以利查索;以及(八)其他重要的相關資料等要求,完成譯注研究的工作。

  據此,本人自2010年秋,因為撰擬本計畫的申請書,即已初步完成下列項工作:(一)《經驗與教育》一書試行譯注了約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二)由出版經過、版本分析、引用分析、當時評論分析,以及中、譯本分析等的解說,證明這是一本短小精悍的書冊;(三)由杜威的人、世、書的分析,說明這是哲人傳世傑作之一;(四)由出版旨趣、各章要義、名家評論等的描述說明這是歷久彌新的教育經典。其後,本人持續進行與本計畫的有關工作,俟2011年6月下旬獲知該計畫業已核定時,已經完成另外三分之一的譯注研究工作,並且初步完成杜威自述及傳記的譯文。其後,以迄2012年秋,再完成其他各部分工作,並且綴集成為上下二篇。茲謹將前後共費時二年有餘所完成的譯注研究成果,略加簡介如下。

  本書上篇為緒論,是為《經驗與教育》的學術導讀。本篇先呈現簡式的杜威年譜,以摘記其生平梗概及重要著作。其後,再分為杜威其世其人、該書的重要性,以及重新譯注的必要性等三章。

  第一章,杜威其世其人。先以跨越兩個不同的世紀,以及身兼哲學家與教育家二節,說明杜威其世其人。第三節敘述杜威關注教育問題的原因,第四節則補述研究杜威生平與著作的有關資料。

  第二章,縷述《經驗與教育》一書的重要性。本章先以楔子說明譯注本書的緣起,其後再分為二節。第二節,自該書的外觀及篇幅的大小,以及流傳與接受的情況等,描述其重要性;文中包含了該書的出版經過、印行的版次、各個時代的評論、譯本(含中譯本)的數量,以及引用的情況,說明其為一本短小精悍的教育經典。第三節,則以1894年及1904年為界線,將杜威教育論著分為三個階段,詳述其以七秩晉九高齡於1938年出版的《經驗與教育》一書,實為其辯解教育立場的力作。

  第三章,說明重新譯注這本教育經典的必要性。第一節,先以原出版單位KDP在1998年發行該書六十週年增訂版的特色為由,指出該一新版本有待譯注的事實。第二節,以過去1940年代的三個及1990年代的一個中譯本呈現多譯而少注,或只譯而不注,甚至有漏譯、刪割、誤譯、走樣與資訊不足等情事,說明現有譯本可再予改進,而有重新譯注該書的必要性。第三節,則提出重新譯注的三項承諾:翻譯時謹守活譯達意、簡鍊流暢、力求神似之原則,注釋時試達該注則注、詳為解讀、深入闡釋之目標,研究時則盡力研所應研、譯研合體、臻真善美之境界。

  下篇,為《經驗與教育》譯注本。這一部分又分為正文前各事項、正文八章、當代四位學者的評論四章、正文後各事項等四者。正文前各事項包括:六十週年版次的編者前言、1938年版次的杜威序,以及1938年版次的編者前言等,可讓讀者迅速掌握該書出版的背景及出版旨趣等訊息。正文八章除依據前述的承諾,力求譯文的信、雅、達之外,並針對關鍵術語及重要概念進行注釋,以便讀者能清楚地理解原典的內容,以及作者杜威所欲傳達的意思。原出版單位邀請曾經獲贈該會桂冠學者榮譽的四位當代學者,為最早獲得此項榮譽的杜威所出版的這本書撰寫的評論,亦仔細加以迻譯,並作必要的注釋。在正文之後則有六十週年版次的編者所置入的杜威及四位當代學者的簡介,以及全書的索引。

  完成此項譯注研究計畫,首先要感謝國科會的贊助。2011年6月下旬,本人獲知核定該案執行的年限經縮減為一年,而非預定之二年。本人一方面慶幸,於僧多粥少的情況之下該案仍獲補助,但是,另一方面,本人亦因原初構想的工作進度受到打亂而憂心。經過若干時日的思考,本人調整了心態:仍積極繼續執行《經驗與教育》譯注研究案,並且加緊努力,為提出新一年度的計畫作準備工作。當時,本人是希望能打鐵趁熱,於2011年年底提出《經驗與自然》的譯注研究計畫之申請。但於2011年9月13日向承辦人魏念怡研究員表示此一想法時,渠稱:「今後,凡執行經典譯注專題研究之成果未經出版者,不核准新案」,並且建議本人申請一般的專題研究計畫。

  既然如此,本人乃在繼續完成《經驗與教育》一書譯注研究工作的同時,並為申請「杜威教材論的評析」一般型研究計畫作準備。此一計畫的申請書於2011年年底提出,而於2012年6月下旬獲知該案亦有幸通過;更慶幸的是所申請的校勘本《杜威全集》電子檔亦獲國科會同意購置。2012年8月下旬完成該電子檔的採購程序,並由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正式掛上的網站;本人因而得以隨時進入電子檔查閱杜威的各項著作及相關的資料,這對於本人據以核對譯注研究計畫成果所引用的杜威原著之正確性有十分重大的助益。

  其實,魏念怡研究員所轉達「舊案未出版,不核准新案」的新規定,確實有其道理:一則讓申請人得以專心處理舊案,不必為舊案與新案並存而兩頭忙,結果弄得兩頭不是。如今,本人即是如此,得以心無旁騖地將舊案妥予完成,然後,好整以暇地執行一般研究案,並且「慢慢細細」地準備下一個計畫,無論是一般型研究計畫,或者是譯注研究計畫。所以,要感謝國科會的明智決定。

  其次,要感謝提供舊有譯本的圖書館及居中協助的朋友。

  如前所述,《經驗與教育》一書在1940年代出現了三個中譯本,在1990年代又出現一個中譯本。第四個譯本是由臺北的五南書局於1992年,將河北大學教育學系姜文閔教授翻譯、而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於1991年出版的《我們怎樣思維.經驗與教育》,印成的《經驗與教育》單行本,列入賈馥茗教授主編的教育經典譯叢;因為年代較近,一般圖書館都可以借到此一譯本。至於1940年代出現的三個中譯本:曾昭森譯本(商務印書館,1940),李相勖、阮春芳合譯本(文通書局,1941),李培囿譯本(正中書局,1942),則因為年代較為久遠而無法在一般圖書館借到。其中,李培囿譯本在臺灣的一些圖書館還可以較容易地借到;本人即是在2010年秋天在新北市中和區住處附近的國立臺灣圖書館借得。該館以該譯本年代久遠,未予流通而是收藏於書庫,不過,由書庫借出在館內閱讀則可。

  至於另外二個譯本,就費了些工夫才取得影本。先說曾昭森譯本。本人於2011年春,透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辦理館際互借的同仁,向國立臺中圖書館借閱該譯本。該館答以該書因年代久遠且為孤本,依規定不得外借。正當本人為此而發愁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的同仁以電子郵件告示,國立臺中圖書館館長已經寄來該譯本的影本。真是感謝!

  說到李相勖、阮春芳合譯本,就更是煞費周章,勞煩了好多位中國大陸的朋友才找到。先是於2011年秋,本人透過位於武漢市之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劉長海教授,請他代為搜尋該一譯本,結果,過了一個月時間,他傳來了一個譯本的電子檔,但卻不是李相勖、阮春芳的合譯本,而是我已經找到的李培囿譯本。於是,我又以電子郵件覆請他再繼續搜尋。他透過位於重慶市的西南大學教育學院的楊梅教授,打聽到位於西南大學圖書館藏有該一譯本,但是,也因為年代久遠且為孤本,依規定不得外借。悵甚之餘,乃急電並以傳真聯繫多年的老友,西南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張詩亞教授。結果,透過他的協助,再加上該校多位領導的特准,才由圖書館同意以照相方式將該譯本複製傳來。那才真是要感謝呢!

  當然,也要感謝我最常出入借書還書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以及國立臺灣圖書館。

  其次,要感謝的是家人的協助與支持。本人因為必須以較短的時間完成較多的成果,難免在分擔家事及陪同家人活動等方面的時間顯著減少,所以,他們的理解與體諒就顯得十分重要。又,要特別感謝遠在美國工作的長子單子睿,於2010年秋為我購買《經驗與教育》一書的六十週年增訂版。蓋本人原本擁有的是Collier Books的1963年版,也一直都是以該版本從事譯注計畫的準備工作,後來,因為搜集各個版本的資訊而獲知有增訂版流通,乃欲上網選購。然而,為爭取時效與節省運費,才請子睿協助購買後再郵寄予本人。

  再次,則要感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的有關同仁。前者協助本人以退休教授身分辦理申請國科會計畫的手續,在本人轉至中國文化大學任職後,又協助辦理轉移的手續。後者,如教育學院創院院長伍毅夫教授,前任院長也是本人碩士及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的歐陽育之教授,現任院長張建成教授,教育學系主任陳寶山教授、師資培育中心主任王等元教授,以及教育學系與師資培育中心同仁的多番鼓勵與支持,教育學院、師資培育中心、學系辦公室、研究發展處、總務處等有關單位的同仁在各項行政暨採購等程序上的協助,也都應予感謝。

  最後,在本人還未利用館際互借的方式借閱圖書資料時,國立清華大學的謝小芹教授,國立中正大學的鄭勝耀教授,國立成功大學的于富雲教授,還有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的簡成熙教授,在本人急需某本參考書或是某篇期刊論文,甚至光碟等圖書資料,為本人借出並快遞傳來,一併感謝!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45921
  • 叢書系列:現代名著譯叢
  • 規格:平裝 / 28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傳統教育與進步教育

教育史就是一部由相反對的理論組合而成的歷史

人們喜歡以極端相反的方式來思考問題。他們慣常以非此即彼(Either-Ors)的想法形成其信念,因而不認為在二個極端之外還有其他可能。當人們受到形勢所迫,覺察到極端的想法無法付諸實行時,他們仍然會堅持地以為,該一極端的主張在理論上是對的,只是在付諸實行時,因為外在的形勢迫使我們不得不妥協。教育哲學也無例外。教育理論的歷史顯示了二種極端相反的主張,一種認為教育應該由內向外發展,另一種認為教育應該由外向內形塑;前者主張教育應該以自然天賦為基礎,後者主張教育是克服自然傾向的歷程,並且代之以由外在壓力而養成的習慣。

Michael Sandel

英文、地理、公民、生物、地科
====================
這是從Lillie Hsin 老師那邊看到,然後我修改成可以跨科的。
因為相關的問題在107課綱是主要跨領域的概念,我們可以來試試看喔。
只要對跨領域課程如何設計有興趣的夥伴,都可以一起來。
====================
聽說英文龍騰版第四冊第一課是「手機回收及剛果大猩猩」還有第五課「置入性行銷」,這兩個都跟高二基礎生物及應用生物兩門課的最後一章環境與資源問題完全一樣,不知道其他版本有沒有類似的文章,是可以跟生物課協同。也就是如果需要更多的時間或是老師來完成這組概念的教學,我的生物課可以拿去一起規劃喔。
如果結合起來上,課程會更有全面性的理解,對於學生內化課堂內容會更容易。
「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講的東西是我原本就有講過,但片子有點長也許就可以在生物課看主要影片,在英文課就分組看不同主題的影片,讓主要分組討論發生在英文課(或是反過來也可以,看教學目標)(設備的問題是沒問題的)(如果可以兩種課調成前後結就更棒)。
之後的課程就緊扣著「物品生產過程」的問題來上第一課,讓學生理解物品的碳足跡與對生命的傷害。聽說三民版本第四冊第四課的”Banana War” 以及 “Blood Diamond”的文章也是一樣的主題,也許可以採用類似的課程設計,因為只有浸潤式的、有情感的接觸,才能在大腦中留下記憶。
所以,雖然看起來花時間,搞不好是很有效率、又可以幫助學生學其他單元的。
如果想要播放Jane Goodall的採訪影片(因為大猩猩,學生是不是也學過這個人?),一樣可以用不同的課程來播放,避免佔據太多時間。 古德在最後引述甘地的話 “This planet can provide for human need, but not for human greed.” 是最棒的結尾。還可以連結到下一課置入性行銷,我想這在blood diamond是一樣的。(是需要,還是想要?)
因為牽涉到經濟,我想地理、公民科的夥伴都能幫助學生更瞭解鼓勵消費的經濟體會有哪些隱憂(這些實在太專業)。剛好學生很愛球鞋,所以可以用 Nike的廣告來請學生思考一下廣告給他們的感受及影響,以及它使用的手法。或是用明星代言來討論也可以,順便還可以討論媒體識讀及科學素養。
我想這樣上課文時,因為有之前的舖陳,應該上起來超順暢。
也可以用一些置入性行銷的影片讓學生真實感受置入性行銷的無所不在。
結尾,可以再回顧 The Story of Stuff 以及 Jane Goodal 的引言,或是其他科目課程內容, 希望學生在上完這些課程之後,是真的能開始對自己及地球負起更好的責任。
如果可以多科整合,可能還有時間看 Michael Sandel <<What Money Can’t Buy: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談市場機制及金錢的力量,Maybe some day in the future…
The Story of Stuff:

黎巴嫩垃圾長河堆積8個月 政府終決定運回堆填區 遭批評原地踏步

本月初多個國際媒體報道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市內出現延綿數十公里長的垃圾長河,令國際嘩然。當地市政府終於在上周六(19日)起清理已堆積達8個月的垃圾長河。

自去年7月起,貝魯特使用的主要堆填區因爆滿而關閉,而市政府並無提供其他辦法處理廢物。承辦商於是將垃圾被堆在城內,短短數月便形成白色垃圾袋長河,臭氣薰天,更引起連場衝突。

然而所謂解決辦法,僅是重開原有堆填區,並計劃再開設兩個新堆填區,為期4年。政府被當地關注團體批評為原地踏步,垃圾危機並未解除。

「政府將我們帶回原點」



經過8個月爭持,政府為解決燃眉之急,決定先重開位於首都南部Naameh堆填區最少2個月,並決定在4年內再開設兩個堆填區。Naameh堆填區早於1997開設,由一開始已被定為「臨時堆填區」,卻「臨時」了近20年,更是當地最大堆填區。直到上年7月,堆填區才按原定計劃關閉。

附近居民對重開堆填區十分不滿。另外兩處計劃開設堆填區的地點為Burj Hammoud及Costa Brava,其中Burj Hammoud為貧困的阿美尼亞新移民聚居處。現時,城內堆積的垃圾達到30萬噸,加上市民繼續製造新垃圾,有意見認為再開兩個堆填區亦未必能夠應付。




Photo Credit: Bilal Hussein/AP/達志影像







「將垃圾堆填,本來就是危機的源頭。」國際廢物回收處理企業Cedar Environmental行政總裁,環境及工業工程師Ziad Abi Chaker向法新社表示。「現在的情況是,政府於過去8個月對問題視而不見,然後假裝問題從沒發生過,再將我們帶回原點。」

他表示,黎巴嫩本可回收9成廢物,但回收無利可圖,認為政府寧願與跨國廢物處理企業簽一張可讓貪污官員圖利的巨額合同。

政府曾建議運垃圾出國 成本相差無幾



這場垃圾危機不僅是公共衛生危機,同時反映當地市政府無能。去年8月,堆填區剛被關閉時爆發發生的暴力衝突,造成數十人受傷。其中一個發起團體,在社交媒體上以#youstink標籤號召示威的抗議行動,不僅指向惡臭的垃圾,更指控市政失效、貪污嚴重,使城市退步,市民面對貧窮、飢餓、失業等問題。

除了上述繼續堆填方案,早於去年12月,當地政府曾提出將垃圾運送至其他國家堆填,為期至少18個月。惟以輪船將垃圾送往其他國家堆填,成本與在當地堆填相差無幾。




根據Ziad Abi Chaker提供的數字,船運成本為每噸125美元,未計垃圾收集成本、港口費、裝卸費及其他間接開支,他因此估算,最終成本可能高達250至300美元。當地農業部則指由於垃圾轉運將免收港口費,而垃圾的陸上運輸成本則由廢物處理商負責,因此成本約為每噸190美元。

對照三年後的香港



垃圾堆填對生態環境造成長遠影響。根據首席環境保護主任呂炳漢,土地經堆填垃圾後,100年內都不能在上面建樓,滲漏的污水液也會污染地下水。而堆填區所產生的沼氣,不但有機會引起爆炸,更是一種比二氧化碳強20倍的溫室氣體,所引起的溫室效應會更嚴重。

由於以上種種問題,尋求其他方法處理垃圾也是國際趨勢。香港而言,堆填區將於10年內爆滿,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中,廢物處理的目標是由現時的52%堆填、42%回收,逐步轉型為55%回收、23%焚化及22%堆填,整體減廢則依賴推動更多元化的回收。

然而根據世界綠色組織數字,香港所有堆填區將於2019年會完全爆滿,而焚化爐(在沒有進行司法覆核的情況下)預計於 2021年完成工程。全港市民或將面對長達2年的「垃圾危機」,出現本地廢物無處可棄的情況。

目前,香港人每日人均製造垃圾1.36公斤,較鄰近城市如東京、台北等高出三分之一,且沒有下降的趨勢。貝魯特的垃圾危機,可能於3年之內在香港爆發。



Scale的差異─課程地圖與課程設計

因為107課綱,讓大家開始思考課程地圖。其實以前各校也有課程地圖,只是那個地圖很簡單,就是學生三年的課程歷程,因此會有1類組的,2類組的,當然還有3類組的,這個課程地圖適性的成分有,但不夠精確。而學校的特色呢?如果沒有校本課程,應該特色也有限,更不用說這些校本課程和學生適性的關係是否在發展時就被考慮了。綜合高中因為99課綱已經跑過選修課,所以應該也有屬於學校與學生的課程地圖。既然如此,107課綱的課程地圖又有甚麼困難呢?


討論課程地圖前,先拉回來談談課程設計,這包含了學科課程或是多元選修課程。為了讓說明更清楚,就列點分述吧。


1.課程設計的起點─確認課程目標,課程目標包含了學科的目的(知識、技能與情意都算)、學校願景的目的、學生個人的目的,當然教師想要從課程中傳達的目的。當目的確定後,我們該思考的是學生最終能夠因為這門課或這堂課得到甚麼,我能從甚麼證據確定課程的目的達成了,可以是某些話語、某些行為或完成某些工作或作品。


2.當起點與終點確立了,就要開路(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了。課程設計的流程要順暢需要兼顧知識、能力的發展序,也就是了解孩子會甚麼、學過甚麼,過去學過的有哪些可能需要再被確定的,能力的培養是否有次序,不能先設定使用困難的能力,後面才培養簡單的能力等。了解孩子其他學科或是國中學過甚麼,這對於課程中該選用甚麼素材,需要連結哪些經驗等都是很重要的,這會決定課程的流暢度,幫助老師選擇適合學生的題材帶入課程,也會讓孩子學起來更有脈絡,更感興趣。


3.課程設計時如果能做到課程的橫向或縱向連結,就可以省去許多解釋文本或問題背景的時間,也不需要在自己的課程中還要進行其他科目的教學(就是你的課程先帶到了學生還沒學的東西~~~),這樣課程時間就能更有效益的使用。


4.當課程的目標確定了,在設計每一堂課時,除了學習活動,以及所包含的概念外,夠須設定每一堂課學生的學習成果(不一定是考試,多半是透過話語、觀察或任務完成,這些都是多元評量的範疇),以確認該堂課達到效果。


5.學習活動的設計須顧及學生不同的多元智能,透過教師共備能因為教師的專長與特質不同,讓設計的課程具備較多的元素,不會每一堂課所涉及的活動只有利於某些特質的學生,如此可以讓不同的孩子都能在課堂中有機會被看見。


以上說的是一堂課或一學期課程的規劃,雖然省略了許多細節,但重點應該都點到了。回到課程地圖,道理應該也是相同的。


課程地圖,對學校而言,是整體課程的架構;對教師而言,是了解自己課程在學生學習中所佔的位置以及具有的腳色定位;對學生而言,是清楚自己所要經歷的學習歷程,並了解可能的選擇,以及規劃與準備學習。


製作課程地圖的道理和課程設計很像,當然,因為涉及全校課程、人、事與物,複雜度當然很高。製作的過程其實是類似的:(以下只說明大原則,細節操作就略過了)


1.確認終點:思考理想的學生圖像,思考期望學生在三年後或甚至十年後具有的能力或特質。並將這些特質與能力分類。


2.確認起點:羅列學生初入學校時所具有的優勢與劣勢。可依據1.中的類別分類,無法分類入類別的,獨立列出。


3.起點與終點對應:確認學生入學的優缺點與我們期待的理想圖像間的差異,有無未發展或改進的部分。


4.盤整現況:寫下現有的課程,哪些所有學生都會上的課或經歷的活動是能培養1中的能力。能力指標也應當思考,以了解能力的培養次序,哪些應該放在高一,哪些又該在後面才發展。能力指標不只適用於評量,更重要是用於課程設計,如果設計時沒有規劃好欲培養的能力,學校期望的學生圖像又如何能達成。


5.定錨前進:如果有能力未被培養的,是否藉由精緻現有課程已達成,或是需要納入多元選修、校訂必修或學校活動達成;如果有能力被過度培養(就是花太多時間,或是疊床架屋),是否要刪去,以便師生有餘力投入其他課程與活動,以便培養不足的能力。如果有學生原本具有的能力未被繼續培養,是否應該利用選修課程或彈性學習時間,幫助學生繼續成長。還有很多可能性,不一一贅述。確認需要精緻或發展的課程,就由教師們組織社群開始進入發展課程的階段了。


課程地圖和課程設計的思維是相同的,只是系統所涉及的因素與複雜度不同,當然困難度有差異了。每堂課都需要考量學生適性,整體課程也是如此。甚麼時候可以說107準備好了,其實就是課程地圖完成的那天。這裡的完成指的是課程發展完了,學生適性地圖也模擬了,各課程介紹與對象分析(誰適合選這門課)也完成了。所以課程地圖的分析要盡快開始,但完成需要時間,不能操之過急。


如果學校、行政與教師們能夠熟悉我上面所說的課程設計,那麼完成課程地圖不過是尺度(Scales)差異的問題,雖然辛苦與耗時,但卻一定能完成,且能創造不同的學校與學生圖像,值得同校教師共同投入3到5年,甚至到10年,不斷地調整,追求更符合學生需求與學生圖像的課程。

物理演示教學

不同智能的人在學習的方面需要的協助不同

昨天去上的課,學到很多工具,也理解了一些事情。
對於現在正在走的路,安心了許多,也更明朗了些。
其中有幾張照片是不同專長智能的人提供的小撇步。
不同智能的人在學習的方面需要的協助不同,也提供給大家參考。
比如說偏自然智能的人,在學習其他科目時,若能提供事實間的脈絡即因果關係,就會很容易上手與感到有趣。提供給大家調整時做參考。











優質化工作圈

優質化工作圈一直有規劃地協助學校發展課程與增能。
如果我們能依照進程逐步規劃整個學校的方向,一定可以減少混亂與不確定性。
我們夥伴的動能高,能力強,只要有清楚的說明和討論,都會有很棒的成果的。
但若是資訊傳達片段化,不止發展時有可能失去方向,更可能耗費人力卻對學校的發展完全沒有任何幫助。
以下轉貼優質化工作圈的訊息。
1. 子計畫A是為107課綱而準備的計畫
2. A-1是規劃多元選修或校訂必修課程,只要提出方向和規劃需要研發的內容
3. A-2 是相應課程發展而有的教師社群增能活動、工作坊、學校參訪、共備等等
4.A-3是請學校組成推動小組(校長、主任、各科召集人),列出如何規劃與發展出總體課程架構,包含何時發展學生圖像,課程地圖等
5. 總體課程可能需一年或兩年完成架構與內容,而課程地圖也需要半年,教學研究會、課發會、校務會議來回討論才能發展出來,所以,今年提的計畫書,不會要求學校提出結果。
6. 諮詢委員到校,若學校請教時,也麻煩讓學校了解,計畫書提的是規劃和預期要發展與完成的部分,而不是立即看到成果
若還有問題,在麻煩大家打電話來詢問,或在資訊網上提出問題,我們會回答,讓大家安心。

【投書】張大頭:一位現場教師食材行政填報後的思考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因應食安風暴,教育部自去年起試辦校園食材登錄,全國4千所公、私立大專以下各級學校及部分公立幼兒園,現在都已納入平台系統,一旦有食安事件發生,就能運用系統快速查詢各校食品來源
近期新北市又做了「4+1安心蔬菜計畫」,簡單說就是每週規定要有4天的吉園圃蔬菜,一天的有機蔬菜,若沒有的學校要重新擬定需求數量去簽訂合約。我身為基層的教師,當然就是依照教育主管機關的指示行事。
教育主管機關做了很多的行政措施,去電腦端上確認我們食材的安全。但是不好意思,我只能這樣說,因為簽約廠商的認定,是否真的就是安全與有機?這也不是我們可以判斷的。但我想回到「教育」面來看,這次的食安所延伸而來的教育意涵是什麼?我們除了拒買頂新,讓孩子知道這樣的新聞事件,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我認為,食安問題延伸而來的「食的教育」應該是這樣:
作者繪製。
首先是食材的取得與自身的關聯,我們怎樣讓孩子去認識他所食用的食材,甚至可以有一塊地方,讓孩子可以親身體驗種植,觀察作物的生長,讓他們可以了解到「我吃的食物原來是這樣來的」,進而去感受季節與作物生長的變化。再來是食材的感受,當孩子去享用收穫的食材,他們所品嘗的是食物原味,他們所感受的是自己辛苦的成果,這樣親自的感官體驗,我想是我們再多的繪本或是老師的說明都無法取代的。最後還有食材的珍惜,在這整個過程中,孩子去了解到他所食用的食材是如何來的、需要多少的人力照顧、需要多長的時間生長、多少食材量可以供給我們的一餐……有了這麼多的努力,才有今天我們所吃的食物,進而學習珍惜糧食。這幾項要件構成一個美好的循環,我稱之為食教育的善循環,當然也希望這可以是一個理想可以執行的方案。
而我們的政府能否去編列這樣的經費,彙整民間現有資源,做一些教育實驗與種植的推廣,進而在不同的教育階段能夠有案例讓老師們依循?我想推動有機農業,應該不會是民間基金會的責任,也不會只是農業局的責任,這工作責無旁貸,是教育主管機關的責任。我想這件事,會比每天要填報來得更有意義。
(作者為現職幼教老師、全教總幼委會幹部)

P是學習歷程

為因應107新課綱,在考招規劃方面,目前聽到的是朝X+Y+P的方向進行,X,Y大致為目前的考試科目,P是學習歷程。
X以部定必修為主,Y以加深加廣選考為主。考科數、考題的設計也聽到強烈的呼籲朝向素養導向,而非現在的分科命題。當然這些都在討論未定,但可以預期的是朝向活化,因此教學重點能不因應調整嗎?
P是學習歷程,除了社團、服務等多元學習表現,還包含學生的選修課程記錄、專題展現。107課綱的校訂必修、多元選修的開設,即在透過適性選修協助學生揚才。而這些學習選擇、投入、產出的歷程,由學生記錄成檔案,除了可以檢視自己成長軌跡,也是讓大學認識你的重要參採。所以,各校的選修開設,若更能符合素養培養、特色展現,愈能幫助學生,不論是在揚才或升學。不開選修,或是開設的選修毫無特色,恐怕不是幫學生,而是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