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張大頭:一位現場教師食材行政填報後的思考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因應食安風暴,教育部自去年起試辦校園食材登錄,全國4千所公、私立大專以下各級學校及部分公立幼兒園,現在都已納入平台系統,一旦有食安事件發生,就能運用系統快速查詢各校食品來源
近期新北市又做了「4+1安心蔬菜計畫」,簡單說就是每週規定要有4天的吉園圃蔬菜,一天的有機蔬菜,若沒有的學校要重新擬定需求數量去簽訂合約。我身為基層的教師,當然就是依照教育主管機關的指示行事。
教育主管機關做了很多的行政措施,去電腦端上確認我們食材的安全。但是不好意思,我只能這樣說,因為簽約廠商的認定,是否真的就是安全與有機?這也不是我們可以判斷的。但我想回到「教育」面來看,這次的食安所延伸而來的教育意涵是什麼?我們除了拒買頂新,讓孩子知道這樣的新聞事件,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我認為,食安問題延伸而來的「食的教育」應該是這樣:
作者繪製。
首先是食材的取得與自身的關聯,我們怎樣讓孩子去認識他所食用的食材,甚至可以有一塊地方,讓孩子可以親身體驗種植,觀察作物的生長,讓他們可以了解到「我吃的食物原來是這樣來的」,進而去感受季節與作物生長的變化。再來是食材的感受,當孩子去享用收穫的食材,他們所品嘗的是食物原味,他們所感受的是自己辛苦的成果,這樣親自的感官體驗,我想是我們再多的繪本或是老師的說明都無法取代的。最後還有食材的珍惜,在這整個過程中,孩子去了解到他所食用的食材是如何來的、需要多少的人力照顧、需要多長的時間生長、多少食材量可以供給我們的一餐……有了這麼多的努力,才有今天我們所吃的食物,進而學習珍惜糧食。這幾項要件構成一個美好的循環,我稱之為食教育的善循環,當然也希望這可以是一個理想可以執行的方案。
而我們的政府能否去編列這樣的經費,彙整民間現有資源,做一些教育實驗與種植的推廣,進而在不同的教育階段能夠有案例讓老師們依循?我想推動有機農業,應該不會是民間基金會的責任,也不會只是農業局的責任,這工作責無旁貸,是教育主管機關的責任。我想這件事,會比每天要填報來得更有意義。
(作者為現職幼教老師、全教總幼委會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