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的差異─課程地圖與課程設計

因為107課綱,讓大家開始思考課程地圖。其實以前各校也有課程地圖,只是那個地圖很簡單,就是學生三年的課程歷程,因此會有1類組的,2類組的,當然還有3類組的,這個課程地圖適性的成分有,但不夠精確。而學校的特色呢?如果沒有校本課程,應該特色也有限,更不用說這些校本課程和學生適性的關係是否在發展時就被考慮了。綜合高中因為99課綱已經跑過選修課,所以應該也有屬於學校與學生的課程地圖。既然如此,107課綱的課程地圖又有甚麼困難呢?


討論課程地圖前,先拉回來談談課程設計,這包含了學科課程或是多元選修課程。為了讓說明更清楚,就列點分述吧。


1.課程設計的起點─確認課程目標,課程目標包含了學科的目的(知識、技能與情意都算)、學校願景的目的、學生個人的目的,當然教師想要從課程中傳達的目的。當目的確定後,我們該思考的是學生最終能夠因為這門課或這堂課得到甚麼,我能從甚麼證據確定課程的目的達成了,可以是某些話語、某些行為或完成某些工作或作品。


2.當起點與終點確立了,就要開路(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了。課程設計的流程要順暢需要兼顧知識、能力的發展序,也就是了解孩子會甚麼、學過甚麼,過去學過的有哪些可能需要再被確定的,能力的培養是否有次序,不能先設定使用困難的能力,後面才培養簡單的能力等。了解孩子其他學科或是國中學過甚麼,這對於課程中該選用甚麼素材,需要連結哪些經驗等都是很重要的,這會決定課程的流暢度,幫助老師選擇適合學生的題材帶入課程,也會讓孩子學起來更有脈絡,更感興趣。


3.課程設計時如果能做到課程的橫向或縱向連結,就可以省去許多解釋文本或問題背景的時間,也不需要在自己的課程中還要進行其他科目的教學(就是你的課程先帶到了學生還沒學的東西~~~),這樣課程時間就能更有效益的使用。


4.當課程的目標確定了,在設計每一堂課時,除了學習活動,以及所包含的概念外,夠須設定每一堂課學生的學習成果(不一定是考試,多半是透過話語、觀察或任務完成,這些都是多元評量的範疇),以確認該堂課達到效果。


5.學習活動的設計須顧及學生不同的多元智能,透過教師共備能因為教師的專長與特質不同,讓設計的課程具備較多的元素,不會每一堂課所涉及的活動只有利於某些特質的學生,如此可以讓不同的孩子都能在課堂中有機會被看見。


以上說的是一堂課或一學期課程的規劃,雖然省略了許多細節,但重點應該都點到了。回到課程地圖,道理應該也是相同的。


課程地圖,對學校而言,是整體課程的架構;對教師而言,是了解自己課程在學生學習中所佔的位置以及具有的腳色定位;對學生而言,是清楚自己所要經歷的學習歷程,並了解可能的選擇,以及規劃與準備學習。


製作課程地圖的道理和課程設計很像,當然,因為涉及全校課程、人、事與物,複雜度當然很高。製作的過程其實是類似的:(以下只說明大原則,細節操作就略過了)


1.確認終點:思考理想的學生圖像,思考期望學生在三年後或甚至十年後具有的能力或特質。並將這些特質與能力分類。


2.確認起點:羅列學生初入學校時所具有的優勢與劣勢。可依據1.中的類別分類,無法分類入類別的,獨立列出。


3.起點與終點對應:確認學生入學的優缺點與我們期待的理想圖像間的差異,有無未發展或改進的部分。


4.盤整現況:寫下現有的課程,哪些所有學生都會上的課或經歷的活動是能培養1中的能力。能力指標也應當思考,以了解能力的培養次序,哪些應該放在高一,哪些又該在後面才發展。能力指標不只適用於評量,更重要是用於課程設計,如果設計時沒有規劃好欲培養的能力,學校期望的學生圖像又如何能達成。


5.定錨前進:如果有能力未被培養的,是否藉由精緻現有課程已達成,或是需要納入多元選修、校訂必修或學校活動達成;如果有能力被過度培養(就是花太多時間,或是疊床架屋),是否要刪去,以便師生有餘力投入其他課程與活動,以便培養不足的能力。如果有學生原本具有的能力未被繼續培養,是否應該利用選修課程或彈性學習時間,幫助學生繼續成長。還有很多可能性,不一一贅述。確認需要精緻或發展的課程,就由教師們組織社群開始進入發展課程的階段了。


課程地圖和課程設計的思維是相同的,只是系統所涉及的因素與複雜度不同,當然困難度有差異了。每堂課都需要考量學生適性,整體課程也是如此。甚麼時候可以說107準備好了,其實就是課程地圖完成的那天。這裡的完成指的是課程發展完了,學生適性地圖也模擬了,各課程介紹與對象分析(誰適合選這門課)也完成了。所以課程地圖的分析要盡快開始,但完成需要時間,不能操之過急。


如果學校、行政與教師們能夠熟悉我上面所說的課程設計,那麼完成課程地圖不過是尺度(Scales)差異的問題,雖然辛苦與耗時,但卻一定能完成,且能創造不同的學校與學生圖像,值得同校教師共同投入3到5年,甚至到10年,不斷地調整,追求更符合學生需求與學生圖像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