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吧!社會科 將經驗教育運用於社會科家教中

壹、前言

教育部(2003)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中明確指出,國民教育

以培養國民十大基本能力為目標,十大基本能力包含「主動探索與研究」、「獨立

思考與解決問題」。強調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

總綱」中也標榜「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但筆者認為在當今升學考試引導

教學的社會氛圍下,「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理念的推動還是有很多需要克服和改

變的地方。現今台灣的教學現場,主要還是以傳統教學法居多,並沒有因為九年

一貫課程的推動有所轉變,講台上的主角多半還是老師,教學的內容主要還是以

教科書為主,學生的角色還是一位聽講者,如何真正讓學生獲得有意義的學習,

培養其帶得走的能力,這個問題不斷環繞在我腦海中。

貳、文獻回顧

經驗教育根本的核心精神來自杜威的教育哲學。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藉由建立一套以經驗與反思為根基的教育哲學,強調教學必須從兒

童的經驗出發,重視兒童學習的主動性,主張在兒童的學習過程中,應該避免大

人們過多的干預,將教學的重心從教師的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杜威認為透過反

思的歷程,學生才能將原出的未經反省的經驗轉化為更深一層的反省經驗,這樣

的學習意義乃是由學生自己所建構的,而非是由教師由外而內強加灌輸的。Kolb

(1984)綜合 Dewey、Lewin (1890~1947)以及 Piaget(1896~1980)的論述提出四

階段學習圈,四個階段是一個循環:

1. 體驗階段:給予具體的體驗活動來促進學生利用自身的能力、團隊分工、人

際溝通,領導與被領導,面對挑戰或壓力等歷程來解決問題。2. 反思內省階段:透過觀察及省思,結合過去的經驗,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進而產生意義。

3. 歸納階段:摘要出觀念並形成結論有利於解決問題。

4. 應用階段:將結論應用於新的環境中。

這四個階段是連續且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同時也會影響到未來的某一個經驗。

每個階段會因為環境、團隊成員與引導者之間以及設施和裝備等不同,彼此不斷

的互動,產生連續性的交互作用。

叁、名詞解釋

經驗(experience)源自於拉丁文 experientia,其意義為「經歷(to go through )」。

Sarason(1984)認為「學生不單是從做中學習,而是以思考—行動—思考—行動

的模式進行學習」。教師的主要任務應是「為學生設計、安排生動豐富且適當的

經驗活動」,並「確保學生對體驗有所省思,並從中擷取意義」。

Joplin(1981)認為經驗教育應為參與者提供具挑戰性的活動經驗,及促其反思經

驗。反思能力是一種高層次的學習能力。它是一種個人思維內部的、主動自覺的、

深思熟慮而且由目標主導的辯證過程(Bound, Keogh & Walker, 1985)。在學習過

程之中,反思是個體對經驗作省察和分析的動態過程,反思有助於培養個人高層

次思考和批判思考能力。Bound & Walker(1993)認為反思活動應回歸個體經驗、

關注個體感受,並重新評估經驗。反思應能連結現在經驗與過去經驗,以賦予過

去經驗新的意義。個體可經由與他人分享成果,並關注他人的回饋而獲得正向感

受,個體正向感受在反思過程中是重要的增強要素。重新評估經驗包含:關聯

(association)、整合(integration)、效度測驗、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appropriation)

等步驟。肆、實施內容與方式

一、經驗教育的啟航

最初美國高中生指教歷史老師的影片瘋傳是一個燃點,讓筆者決定在新接的歷史

家教中換個方式為孩子上課,具體實驗教師角色從課程主導者轉化為引導者的角

色。課程開始時我就講明上課方式由孩子當老師,請他立刻開始準備課程、不會

的問題可立刻上網找資料,備課過程中只有三次發問的機會,但我只會提示,不

會告知答案,家長對於這樣的教學方式很詫異,但我請她與我一起期待孩子能為

我們帶來一堂「不無聊」的歷史課,之後我隨即保持緘默。學生和家長一樣質疑,

認為我在開玩笑,但過了五分鐘的靜默後,他感受到我的認真,默默的開始動作,

看他認真翻找、摸著頭反覆思考,眼睛發亮查資料的模樣,我知道他的學習旅程

已經展開了,等待的過程有點煎熬,想著我今天預定的進度還有家長的質疑,但

還是逼自己沉住氣,因為身為一個老師要教學生的是「學習」,不是「進度」。

半個小時後,學生的「不無聊」歷史課終於展開了,過程中當然有一些概念

是錯誤的,在他說出錯誤概念時,老實說我膽戰心驚,而且非常想立刻打斷他,

突然意識到自己身為一個老師竟然是害怕學生犯錯的,但換個角度想,如果沒有

犯錯又怎麼知錯,從犯錯中學習是更深刻的經驗,最後我還是忍住了,直到整個

教學結束後才告訴他。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檢討完評量後,成績很不錯,我提醒

了學生一些考試必考的重點,其中有一個是如果對歷史脈絡清楚就不用背誦可以

直接理解的重點,只不過多半學生都會忽略。在我說完之後,學生立刻告訴我這

個不是重點,因為不用背,只要清楚之前的歷史就沒問題。

由此可證,當學習的主體轉換到學生身上,孩子的學習力是很強的,因為學

習的內容是由學習者自行建構而來的,而非教師和外在的設定,透過師生的討論

與辯證過後,能讓學習更深刻,過度的擔心多半來自老師和家長對學生缺乏信心。

除此之外,由學生最初的遲疑不難發現,傳統的教學方式皆是以教師和教科書為

主體,教科書寫什麼,老師就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長久下來,容易讓學生對於教科書和老師產生依賴,特別是文科,認為「背」就能多分,在換了不同的方

式教學後,打破了學生以往的學習經驗,對老師、學生和家長而言都是一個新的

嘗試和挑戰。

二、孩子比我們想要得更多

第二週的課程,延續上週的學生當老師模式,受到上禮拜的刺激,孩子告訴我他

已經準備好了,看著參考書上畫的重點,心中暗自竊喜孩子的改變,不過今日的

課程進行方式是讓教科書消失吧!規則是用抽課程主題的方式,過程中不能使用

任何課本和參考書,讓學生自行尋找跟主題相關的資料進行教學,計時四十分鐘

後,再把教科書還給學生,計時十分鐘的時間,讓他將搜集到的資料連結課本上

的重點,理出完整脈絡。

在學生備課的過程中,我翻了翻「沒收」來的參考書,驚覺台灣的參考書其

實是影響學生不會「思考」的元凶之一,所謂的重點整理就是用一個又一個的表

格把問題、原因、影響條列式的寫下來,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背就對了,以考試

引導教學的結果造成學生不用去思考「為什麼」,能選出正確的答案就可以了,

填鴨式教育也是此番邏輯下的產物,這樣的反思,讓我感到驚恐。此時學生打斷

了我的思緒,他的成果教學時間又來啦!孩子的表現漸入佳境,許多補充令人驚

艷,過程中我觀察到學生較上次更快進入狀況,學生在上完課後跟我抱怨,覺得

國中參考書內容寫得太少了,只有結果都沒有過程,所以他找了高中歷史資訊網

和一堆學術資源、圖片來補充,這才發現原來「孩子要得比我們想要得更多」,

多令人激賞的一個抱怨不是嗎!最後我交給他一個任務,寫下十個對本週課程不

懂的問題,並請他自己去解決這十個問題。

在離開前,學生留了一個大哉問給我:「讀歷史到底要幹嘛?」媽媽聽了他

的問題,立刻不加思索且堅定的說:「考試要考啊!!!考試要考就是重要...」我

笑笑的接下這個「具挑戰性」的問題,跟媽媽與孩子說這是個值得討論的好問題,

然而身為一個經驗教育工作者和學習者,每個問題都至少需要十六秒的時間來思考,就給我們彼此一個禮拜的時間認真想想自己的答案。

三、會反思的孩子不會迷失

抱著微忐忑的心情開始第三週的家教,這忐忑來自於上週孩子要我非答不可的一

個大哉問:「讀歷史要幹嘛?」。老實說這個問題也困擾了筆者好些年,在傳統的

考試引導教學的框架下,總是不能說出一個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理由。不過在經

驗教育的陶冶下,心中有了一些不同的答案,於是我還是很勇敢的主動提起這個

問題,想聽聽他的答案,再聊聊我的答案。出乎我意料的,孩子雲淡風輕的告訴

我,他找到了一本書《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從中找到他的答案,除了

考試會考之外的答案。我決定用精華的半個小時和他聊聊這本書和這幾週的歷史

課,聊天的過程中我用了經驗教育四字真言 Fact、Finding、Feeling、Future 和幾

個簡短的句子卻獲得意想不到的回饋:

Fact:聊聊這幾堂課我們都在做什麼?

Finding:你發現這幾堂課我們有什麼改變?

Feeling:對於這樣的改變你感覺到什麼?

Future:這些東西你未來可以怎麼用?

透過引導,從孩子的回饋中可以發現,孩子對於整個課程甚至學科是「有感」

的,無論是教學方式的轉變還是他學習方式的改變,這樣由學生主導的學習方式

他感到「很忙很累」,因為每次上課都會很忙,都要動手去查很多資料,都要「動

腦」去想這些資料對不隊、都要「去想怎麼講課會比較好」、都要「先預習」、上

課都「不會想睡覺」…這不就是身為老師最想要的-學生主動學習嗎?最後一個

問題,學生的回答最有趣的...

他故作神秘的說:「我知道你期待我回答什麼,但是我偏偏不要說出來。」

我故意逗他:「你又不是我肚子裡的蛔蟲,怎麼知道我要你說什麼?」

他:「你一定想說,你教我的是學習的方式,可以用在其他科目上對吧?」我:「只說對了一半,我教的是學習的方式,但不只可以用在讀書上,還可以用

在生活中。」就這樣,我們相視而笑了,因為我們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答案。

四、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轉移:從主導到引導

進入到第五週的歷史家教課程,我們從一對一家教變成兄弟倆一起上課!弟弟一

開始不太習慣這樣的上課方式,但在經過哥哥的帶領之下,兩兄弟很快的一起踏

上學習之旅。其實這段時間筆者一直在思考著一個問題,在這個資訊爆炸、媒體

蓬勃發展的時代,「教師」這個角色該如何轉型才不會被取代。這樣的思考來自

於之前在經驗教育課程中看了 TED 的一段演講,在偏鄉中設置一台電腦,讓學

生運用電腦自主學習所預定的知識。透過這樣的發想,筆者這一個多月來的歷史

課也都採取這樣的模式,小孩的反應很好,學習效果奇佳,更讓我不得不正視這

個問題。那是一種深深的危機感。無論是哪個行業,「不可取代」是成功的首要

因素。採用傳統講述法的老師已經在時代的洪流中載浮載沉了,孩子能從電腦上

查到、找到、看到的知識何需老師白費唇舌,老師最重要且無可取代的應該是引

起學生學習的動機,讓她們想學、肯學、有心學,那接下來的一切只需順水推舟

-「引導」。一日和一位攝影專長的好兄弟聚會,聊到了「教育者」和「攝影者」

的角色與功能,筆者認為兩者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教育是透過人來傳播知識,

攝影則是透過影像來傳達理念,我們都該從主導者轉換成引導者的角色。能發人

省思的作品是個好作品、能引人反思的教育才是個好老師,透過這樣的經驗,我

知道孩子可以不一樣,但更重要的是,我相信老師也可以不一樣!時代的洪流不

可擋,唯有轉變才能有所進步。

五、翻轉吧!社會科

經過一個月的課程,學生家長還是忍不住提出了關於教學進度的質疑。經過這一

個月的觀察,家長發現每一次上課前孩子竟然都有乖乖預習,這是在其他科中他

看不到的,但他很好奇的是,我們上課的主題幾乎都是由學生主導、或是我們在

討論看起來不像是在上課的問題、孩子在用電腦、看影片、玩遊戲...,雖然在上課前我和家長溝通過教學方式,但是這樣不同於傳統的上課方式,還是讓家長

感到質疑與擔心。

回顧這一段時間的由主導改為引導的教學,每一次的課程其實都花了很多心

思在設計,想讓社會科不一樣。歷史除了像之前提到的,讓學生變成老師之外,

筆者還設計了一週一電影的電影討論會,配合歷史科的課程主題,分別看了《1895:

乙末割台》、《賽德克巴萊》、現在進入到中國篇正準備要開始看《墨攻》。這對教

師來說是個挑戰也很花時間,在第一次電影討論前,我要求學生至少要提出五個

問題。透過幾次的電影討論下來,效果讓我驚豔, 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這些

問題都是有討論空間的,這讓我反思到,教師的角色不一定要是解答者,而是引

導者,透過問問題,可以讓師生之間有更多的思考與學習。透過多媒體的運用,

讓原本在課本中的知識活了起來,真實呈現在學生眼前,雖然有人會認為電影中

可能會有錯誤的知識或概念,但筆者認為,多媒體的運用,其實只是一個媒介,

開啟學生興趣與學習動機的媒介。針對這樣的課程設計,學生的回應是:「我沒

想過歷史是可以討論的」。

地理科的部分,筆者在教認識台灣地理篇時,設計了一個百萬中學堂環島大

富翁的遊戲,讓學生和我一起創作一個地理版環島大富翁,把機會跟命運設計成

與地理知識相關的問題,每走到一個縣市都要先回答每個區域的相關問題才可以

買下這個城市。這些問題和答案,都由學生來設計,筆者只把需要涵蓋的主題:

天氣、地形、交通、人口、產業結構告訴他們而已。每一次上課我們都在試玩這

個遊戲,過程中的討論,其實就是課本中所要傳達的知識。

不知不覺就這麼過了一段忘記「進度」的教學日子,但現在打開教科書,回

顧自己的教學內容,不知不覺也把所有的主題都上完了。就如同孩子所說的「歷

史是可以討論的」,我認為「社會科可以是活的」。筆者絕對認同進度很重要,但

身為教學者我們可以採用不同教學方式把進度完成。這樣的經驗教育教學方式,

對於家長的擔心與疑慮,可能還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成果來證明!沒那麼簡單,但不行動就什麼都沒有!所以行動吧!

肆、結語與反思

隨著學期進入尾聲,家教課程也到一個段落,滿載而歸的經驗學習但也留下

「老師到底能給孩子什麼呢?」這個疑問不斷在我腦海中打轉,我認為這是我要

從自我經驗中去反思、解答的問題。就如同經驗教育課程中教授所談到的「如果

教育沒有啟迪學生去思考,那要教育幹嘛?」這句話深深擊中我的心,這學期每

一堂課過程中教授都會丟出許多「反轉性思考」的問題,「對於分數,傳統的邏

輯思維會檢討為何失分、為何只有這樣的分數,而非去讚揚我們所獲得的分數」

這段話,對我來說就是一記當頭棒喝,突然驚覺自己也是這樣的思維,在這框架

中,我們都忘了人都是需要被鼓勵和贊美的,教育理論中的比馬龍效應和正增強

不就是在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嗎。

透過家教經驗的反思結果我發現,當今升學主義掛帥的教育體制下,我們的

教學環境還是以「考試主導教學」。身為老師的我,太害怕學生犯錯,所以還是

不習慣給予太多的機會問問學生的想法是什麼,無形中箝制了學生的思考,讓學

生遇到問題時,不會自己解決問題,只會找老師問「怎麼辦」。我不斷的提醒自

己,教育教的是學習,不是進度,經驗教育讓我找到了教育的精神,要鼓勵孩子

去思考、讓孩子更勇敢的去做決定,再透過生活經驗的累積,一步一步學會做對

自己最好的決定,這也是我正在學習的。記得自己在學期初的第一堂課時對這堂

課的期待是:「我是個固執的人,希望經驗教育能透過經驗來說服我」,在經過這

一個學期的學習以及家教實務經驗的累積與反思之後,我想它確實做到了!

「Transform to a better person and better life」,雖然這只是一份家教、雖然我只有

兩個學生、雖然我的教案可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但這是我跨出的第一步,透

過這樣的學習與實踐,我相信我們可以、只要願意改變就可以、只要有積極行動

就可以!改變是一種歷程也需要時間,Better 很好,因為透過經驗教育我們可

以 Better than Better!參考資料

Knapp, C. E. (1992) Lasting Lessons: A teacher's guide to reflecting on experience.

Charleston , WV : ERIC Clearinghouse on Rural Education and Small Schools

Bound, D. & Walker, D. (1993): Barriers to reflection on experience. In Boud, D.,

Cohen, R. & Walker, D. (eds): Using experience for learning. Bristol , P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謝智謀(2003)。另類學習方式-體驗教育。教師天地,127 ,6-13。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教育哲學之詮釋。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秀珍(2006)。杜威之《教育與經驗》導讀。中等教育,57(2),138-150。

吳木崑(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40 ,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