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一張心智圖,需要哪些元素、技巧?浩域企管顧問董事長孫易新將心智圖法操作定義拆分成4大核心:關鍵字、分類階層化的放射思考、顏色和圖像。《心智圖練習簿》作者片剛俊行,則將繪製過程歸納成3大技巧:放射狀聯想、群組化及整體檢視。
「放射狀聯想」讓思考能圍繞著中央關鍵字,不偏離主題;「群組化」則讓你在寫下關鍵字時,能依序分層、分類,閱讀、思考時更有邏輯,也會刺激靈感;「整體檢視」則能使你對事務全貌有客觀的思考,不至偏重或遺漏某個項目。
將4大核心關鍵搭配3大技巧,孫易新認為,可使繪製心智圖成為「主動思考與學習」的過程,而非只是被動接受資訊,自然能夠強化分析和記憶,用更少的時間完成更多的工作,提高效率。
Step1:準備一張橫放的紙(最好是A4或以上大小)和至少3種顏色的筆。
顏色可以幫助記憶和想像,所以最好依據不同類別主題給你的感受,搭配不同的線條顏色。如特別重要的類別,就可以使用紅色線條;環保相關議題,則可以用綠色。
Step2:將要整理發想的議題與主題,寫或畫在紙張中間。例如,2010上海世界博覽會。
《心智圖超強工作術》提到,日本系統軟體開發商、EC-One有限公司董事長最首英裕認為,圖像會影響閱讀者的情緒,所以他會配合主題改變心智圖的背景圖片。比如說腦力激盪時,他會將底圖改成「天空」的照片,並提醒與會者「請將天空當成是描繪創意的場所,盡情地發表意見」
Step3:依順時鐘方向,將從中央主題聯想出的關鍵字,寫在拉出的線條上。一條線只能寫一個關鍵字。
第一層關鍵字的分類方式,可借用已知的理論架構。比如說,若主題是「策略分析」,就可以將「SWOT」分析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做為4個關鍵字;若主題是「2010上海世界博覽會」,就可以活動的基本資料,分成「日期」「地點」「主題」「目標」「會徽」「吉祥物」等6個關鍵字。
Step4:繼續從各個關鍵字開始聯想,將線條向外以放射狀延伸,並繼續寫下第二層、第三層的關鍵字。
愈接近中心主題圖像的關鍵字愈抽象,愈往後愈具體;而線條則是愈接近中心主題圖像愈粗,愈往後愈細。
孫易新建議,關鍵字應以一個名詞或一個動詞為主,因為這兩種詞性最容易視覺化與掌握關鍵概念,除非必要才會加上形容詞和副詞。
孫易新建議,關鍵字應以一個名詞或一個動詞為主,因為這兩種詞性最容易視覺化與掌握關鍵概念,除非必要才會加上形容詞和副詞。
Step5:在需要強調的關鍵字旁,加上特殊的圖畫或記號。
《心智圖超強工作術》指出,顏色和圖像「可以強化閱圖者直覺理解的效果」,也能加深印象和記憶。孫易新在2007年的論文研究也證實心智圖的圖像與色彩運用,有助於創意的激發。
Step6:最後檢視全圖時,可以把在不同分支上、但互有關連的關鍵字,以虛線連接起來。
心智圖是怎麼來的?
「心智圖」究竟是在何時、由什麼人發明,至今眾說紛紜。無論如何,英國大眾心理學者湯尼‧博贊(Tony Buzan),無疑是將這套思考工具普及至一般大眾的重要推手。
博贊在1974年出版《心智圖魔法書》(Use Your Head),首次將「心智圖」介紹給一般大眾;1981年,他與弟弟巴利‧博贊(Barry Buzan)再度出版《心智圖聖經》(The Mind Map Book),提出更多心智圖在學習、工作等實務面的應用。
東尼‧博贊在《心智圖聖經》中,憶及自己開始使用「心智圖」的過程。大學時,東尼碰到學習瓶頸,無論花多少時間讀書,成績依舊進步不了。他想突破這個困境,但是就連圖書館裡也沒有相關書籍可以參考。
於是,他結合了心理學、腦神經心理學、語意學等學科,嘗試解決「我要如何才能有效學習」「最佳的記憶方法是什麼」「最棒的創意思考方法是什麼」等問題,以發展出最適合大腦運作方式的學習法,最終逐漸形成心智圖現在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