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功課最頂尖的極少數,華人孩子在父母眼中總是不夠用功。他們很習慣在人前人後被父母嫌不用功,也早就學會洗耳恭聽父母重複講一百遍「業精於勤荒於嬉」的道理,但還是電動照打、網路照掛、考試照樣臨時抱佛腳。父母往往認定孩子就是命太好,才會這麼懶。
用功當然跟命好不好無關。不然,平均來說命比較好的台北市大安區學生,進台大的機率就不會是台東學生的三十二倍了。
要理解孩子為何很難變用功,可參考發展心理學家雷庚玲的研究。她在台大的團隊曾複製史丹福學者杜薇克(Carol Dweck)知名的「誇聰明還是誇用功」實驗,發現台灣的結果與美國截然不同。
同一實驗的美國版,小五生被誇聰明,一遇挑戰馬上垮掉,被誇用功的則堅持下去;但在台灣版,孩子被誇的不管是聰明還是用功,結果都一樣。
杜薇克的結論,是誇孩子聰明,會害孩子誤以為「成功靠聰明,聰明是天生,不是操之在我」,因此輕忽努力的重要性。但台灣版的實驗證明,孩子就算知道成功要靠努力,也會認為「努力跟聰明一樣都是天生,不是操之在我」。
努力當然操之在我
「努力不是操之在我」這話乍聽很荒謬。實際狀況,努力當然是操之在我的,每個學校都有學生奮發圖強的成功案例。有時是男生喜歡上功課好的女生,有時是學生突然很嚮往某個學校。但這些例子極少,而且,真的沒聽過什麼例子是因為父母開導的。
其實,從台灣孩子的成長歷程來想,「努力不是操之在我」亦有其道理。在美國父母只在意孩子能不能加入少棒隊的階段,台灣父母就已經催孩子去念書了。
剛開始念小學,孩子的配合意願總是很高,對功課都兢兢業業。但幾年下來,孩子發現成績依然不上不下,會有何感想?
用功跟聰明都是一種能力?
如果是八十分的小孩,他會發現,只要每天努力一個小時,就有辦法從五十分進步到八十分,但就算努力三個小時,也很難進步到八十五分。他當然會結論,多兩個小時用功並不划算,去打電動比較實在。
而且他不是只看自己而已。他在學校一定看過,有的同學死用功,卻永遠考不到九十分;有的同學很會玩,卻永遠不低於九十五分;有的同學都在玩也考很爛,但偶爾用一下功就變超強。孩子觀察到這些,很難不覺得用功跟聰明一樣,也是一種能力。有人適合每天用功一小時,有人適合兩小時,有人適合考前用功一下下,一切已經固定。
反映在實際生活,就是爸媽怎麼催、怎麼嫌、怎麼逼,都很難增加孩子願意花在功課上的時間。就算爸媽發脾氣,逼孩子關掉電動,他打開書本也只是擺出用功模樣而已,等爸媽脾氣過去,又故態復萌。
找出問題癥結,才能對症下藥
如果孩子已認定「努力不是操之在我」,爸媽能怎麼做?首先,爸媽應該體悟:孩子不是不用功,而是方法遇到瓶頸;方法不突破,再怎麼用功也只是強化用功模樣而已,並不是真用功。
要改善用功方法,就要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偏偏這一代父母工作太忙,大多把陪做功課的工作丟給安親班,落得自己完全不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可能隱約知道孩子動作慢,但不知:是慢在手寫?閱讀理解?常寫錯要塗改?還是東摸西摸?父母亦不清楚:孩子是視覺型還是聽覺型的記憶者?理解力有沒過度自信(不懂卻自以為已搞懂)?還是過度自卑(浪費時間反覆念已經懂的東西)?
強化孩子自我意識更重要
如果清楚孩子的學習風格,就可以督導他補強。例如,聽覺型的記憶者應該錄音下來反覆聽,視覺型就應該在房間牆上貼滿大字報。
不清楚學習風格也沒關係,因為更重要的是要強化孩子的自我意識。偏偏華人父母本身在青少年期間,自我意識從來沒被強化過,當然不清楚要怎麼強化孩子的自我意識。我想到的,是你可以在拿到孩子成績時,讓孩子知道:「我怎麼看你成績不是重點。重點是這成績告訴了你什麼?你覺得你學習方式有需要調整的嗎?」
自我意識很重要,因為學習風格一定是自我觀察最準:怎樣維持專注力,一晚念一科,還是念三科?先念喜歡的科目,還是討厭的?熬夜好還是早起好?除非孩子問你,不然父母應該別給意見,讓孩子自己去實驗探索。
實驗探索如果沒立竿見影,父母一定心急,一定還是忍不住想指出:「你就是掛網路掛太久。」在這種時候,我的建議是換個表達方式,儘量訴諸孩子的自省能力,也許是提醒孩子:「想想大學放榜時,你會不會為自己今天使用時間的方式感到後悔?」
華人父母通常不習慣這麼跟孩子說話,因為華人很難把學習當做孩子自己的事。孩子不必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就會覺得是在為父母念
書,不是為自己。
但學習畢竟是一生的事,人人遲早都必須為自己負責,也遲早都必須揣摩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因此,一直逼孩子用功,不是沒效而已,還會延誤孩子學習力的成熟。如果希望孩子早一點把學習掌握在自己手裡,父母應該換個眼光來看用不用功這件事。